苹果谢花后至套袋前需要控制的病虫害有哪些?

1、 苹果谢花后至套袋前需特别注意防治的害虫包括螨类、蚜虫、苹果小卷叶、康氏粉蚧、棉铃虫、金纹细蛾等。

山楂红叶螨、苹果全爪螨和二斑叶螨是苹果上的三种主要害螨。苹果谢花后至套袋前是防治苹果全爪螨和山楂红叶螨关键时期。
苹果全爪螨的越冬卵于花期孵化,苹果谢花后是第一代若螨和成螨为害期,5 月中下旬是第二代若螨和成螨盛发期,第一代和第二代成虫产卵前,虫态整齐,非常有利防治。6 月份后世代重叠严重,螨卵、若螨和成螨混合发生,防治难度加大。苹果谢花后的第 7-10 天和第 25 天左右是山楂红蜘蛛的第-代若螨和第二代若螨的孵化高峰期,若螨完全孵化后,虫态整齐,是山楂红叶螨的关键防治时期。二斑叶螨以受精的雌成螨在树下土缝、杂草根际、树皮裂缝内等处越冬,
4 月份出蛰后先在杂草上为害,5、6 月份逐渐上树为害,6 月份苹果套袋期应注意二斑叶螨的防治。
苹果绵蚜、苹果瘤蚜和苹果黄蚜是苹果园内三种主要蚜虫。苹果谢花后,三种蚜虫都进入繁殖高峰期,同时也是绵蚜的迁移高峰期,种群数量迅速增长,至 6 月中下旬形成全年的第一个发生高峰期。5 月中下旬是三种蚜虫种群数量的迅速增长期和绵蚜的迁移期,也是最佳防治时期。
苹果小卷叶蛾主要啃食幼果果皮,形成 “麻面果”,造成选留果困难,是苹果幼果期需特别注意防治的害虫。苹果小卷叶蛾以2龄幼虫越冬,于苹果开花期出蛰危害,苹果谢花后是小卷叶蛾幼虫为害期,也是防治的有利时期。棉铃虫以蛹在苹果园和菜园的地下3土中越冬,5 月份越冬代成虫羽化,产卵于小麦、豌豆和苹果果实上,于 5 月中下旬蛀食苹果幼果。受害严重的果园,苹果谢花后应注意棉铃虫的防治。苹果谢花后是金纹细蛾 1 代幼虫的为害期,6 月上中旬苹果套袋期第 2 代幼虫的孵化期,是防治金纹细蛾的二个有利的时期。果园内若超过 5 头/百叶的防治指标,需喷药防治。
康氏粉蚧主要危害套袋果实,污染果面,并诱发黑点病,是套袋苹果特别注意防治的害虫。康氏粉蚧的越冬卵于苹果谢花后孵化,5 月中下旬是越冬代若虫发生盛期,也是防治康氏粉蚧关键时期。近年来日本球坚蚧在部分苹果园为害严重。日本球坚蚧每年发生一代,苹果开花前虫体膨大期, 6 月初是若虫游走期,也是防治日本球坚蚧的有利时期。发生特别严重的果园和树体,专门喷施杀扑膦或吡虫啉等防治日本球坚蚧。
2、病害
苹果谢花后至套袋前需防治的病害有霉心病、果实轮纹病、锈病、白粉病、褐斑病、疫腐病、斑点落叶病、腐烂病等。
霉心病菌于花期前后侵染花柱,沿花柱进入果心,于苹果成熟前后发病。花期前后遇低温多雨天气,会增加花柱受侵染的概率,从而加重霉心病为害。花期前后遇低温多雨天气,应专间喷药防治霉心病。
轮纹病菌主要在枝干的病瘤处和干腐病斑上越冬,苹果谢花后,若遇大于 2mm、持续时间长于 6 小时的降雨,会导致大量病菌侵染幼果,受侵染的果实于 8 月中下旬发病。
苹果锈病近年来在部分果园危害严重,成为这些果园每年必须防治的病害。锈病菌主要来自果园周围的柏树,苹果开花后 50 天内,若遇雨量超过 2mm 持续时间超过 6 小时的降雨,可导致锈病菌侵染,降雨持续时间越长侵染量越大。
褐斑病菌主要以子囊孢子在落地的病叶上越冬,5 月中下旬若遇雨量超过 2mm 持续时间超过 7 小时的降雨,子囊孢子随风雨传播侵染叶片,为 7-8 月份的流行提供初侵染菌源。5 月中下旬若出现雨量大于20mm持续时间超过48小时的降雨,应特别注意褐斑病的防治。
斑点落叶病菌主要侵染幼嫩叶片,是红星、印度等品种上的主要病害。5 月中下旬若遇超过 2mm 持续时间超过 5 小时的降雨,斑点落叶病菌即可侵染。受害严重的果园,5 月中下旬需喷药防治斑点落叶病。
白粉病于苹果谢花后大量产孢侵染,至 6 月上中旬达发病高峰的果园,而连续喷施 1-2 次杀菌剂,专门防治白粉病。
疫腐病主要为害幼果,苹果谢花后若遇低温多雨,土壤中的疫腐病菌在地面大量产孢,随风雨传播侵染果实,导致幼果腐烂脱落。苹果谢花后套袋前,若出现超过 5 天以上的低温多雨天气,使每日的最高气温不超过 20°C,地面一直处湿润状态,就需向地面喷施硫酸铜、乙磷铝、疫霜灵等药剂,以杀灭地表产生的孢子囊。腐烂病菌能在 5、6 月份大量侵染新形成的剪口,花后至套袋前的每次用药,都需喷洒到枝干的每一个角落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