新闻中心
  • 电话:0536-8569073
  • 咨询电话:400-078-2281
  • QQ: 614348255
  • 邮箱:1064327150@qq.com
  • 地址:寿光市城南孙家集工业园

行业新闻

你现在的位置:首页 / 新闻中心 / 行业新闻 / 浏览文章
      中国是农业大国,化学肥料的长期过量使用,会导致一系列问题;复种指数高和连作产生的土壤持续生产力障碍;土壤质量健康、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日益严重。要解决土壤的质量健康、肥料有效性及其利用率、农产品的质量安全,就更需要发展和使用生物肥料。生物肥料已成为解决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不可或缺的产品,如何发挥“四两拨千斤”的作用?近期,在山东泰安举办的第五届中国生物肥料产业发展论坛上,与会代表就此展开热议。
 

据了解,生物肥料产业近十年得到了持续快速的发展,尤其是近几年以每年10%以上的速度发展。

  据农业部微生物肥料和食用菌菌种质检中心主任李俊介绍,目前有关生物肥料企业总数有1100个以上,年产量1200万吨,年产总值达200亿元。截至目前,农业部登记证产品有2742个,其中正式证1488个,临时证1254个。生物肥料累积应用面积2亿亩以上(包括蔬菜、果树、甘蔗、中草药、烟草、粮食等),已成为生物产业和生物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。尤其是微生物肥料标准体系基本建成,核心企业群和产业基本形成,已列入国家“十三五”生物产业发展的重点产品。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技术促进处处长马常宝认为,中国微生物肥料产业起步于20世纪30年代,经历了“产业初创、菌剂制品生产、微生物肥料应用”三大发展阶段。特别是到20世纪80年代后期,产业进入加速发展阶段,工厂化、产业化、商品化水平逐步提高。现有的生物肥料企业数量是10年前的2倍、20年前的8倍;年产量是10年前的2倍、20年前的25倍;推广应用面积则是10年前的2倍。目前产品发展呈现出区域性特点,华北地区生产企业约占全国的42%,仅山东省就占15%左右,西南、西北的9个省区发展缓慢。

  生物肥料的快速发展,得益于国家对生物肥料产业发展的政策和资金支持,生物肥料在农业中显现出的独特功效,生物肥料登记管理的规范与引导作用。

  与国外相比,中国生物肥料产业具有5个方面的优势:一是产品种类多。中国的微生物肥料使用菌种达150多种,菌剂产品种类多,尤其是在研制开发微生物与有机营养物质、微生物与无机营养物质复合而成的新产品方面,处于领先地位。二是应用面积广。每年应用面积累计2亿亩,几乎在所有作物上都有应用,在提高化肥利用率、降低化肥使用量和减少化肥过量使用导致环境污染方面,已取得了较好的效果,研制开发具有广阔前景。三是生产规模大。目前中国已形成较大生产规模,产能达1200万吨以上。四是生产菌种与产品的针对性较强。生产菌种与作物亲和性、土壤环境适应性方面,营养元素配比与土壤养分供给能力等。五是成本相对较低。相对从国外进口,国内生产的微生物肥料产品成本具有比较优势。

    充分发挥生物肥料作用必须进行创新,包括4个创新层面:一是菌种创新。挖掘、筛选、拓展新的功能菌种,选育具有作物亲和性、生产性能优良的菌株。二是质量创新。优化生物肥料产品的组合和活性保持技术,使不同功能菌株互补、菌株与载体功能叠加的组合产品,实现应用效果的稳定。三是应用创新。生物肥料的产品效果评价体系、质量安全(风险评估)监督检测体系和市场推广体系的建立。四是文化创新。创新平台、创新意识与创新文化、创新能力的形成。
    微生物肥料产业发展与农业生产息息相关,行业的发展空间和发展潜力取决于农业生产的支持和贡献的份额。在当前农业发展新格局以及推进耕地数量、质量、生态“三位一体”保护的形势下,生物肥料产业发展呈现出较大的潜力和较好的优势,如何将潜力转化成动力,如何将优势转化成胜势,需要全行业共同推进,共同实施。

生物肥料四两如何拨千斤?!